56歲平安係科技人才胡瑋空降華泰保險總經理!壽險前三季度巨虧7.5億 新班子能否力挽狂瀾?

作者:曾黎 来源:谢安琪 浏览: 【】 发布时间:2025-07-05 07:52:25 评论数:

原標題:56歲平安係科技人才胡瑋空降華泰保險總經理!壽險前三季度巨虧7.5億:“小而美”榮光不再,新班子能否力挽狂瀾?

來源:險企高參

元旦前夕,平安集團旗下科技子公司老將“出走”,上任華泰保險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:華泰保險)總經理!

12月30日,有媒體報道稱,原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(下稱:平安智慧城市)聯席總經理兼CTO胡瑋已到崗華泰保險,出任總經理一職。《險企高參》了解到,自2024年3月華泰保險李存強卸總經理後,該職位已空缺8個月,期間從雪鬆被指定為集團臨時負責人,代行總經理職務‌。

華泰保險外引保險幹將並非稀奇事,該司現副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官、財務負責人周智聖和副總經理叢雪鬆,分別具有友邦、平安背景。華泰保險旗下壽險公司——華泰人壽也有五位高管具有平安和友邦背景,分別是資深副總經理鄭少瑋;副總經理李平坤;副總經理王文旭;臨時總精算師牛增亮;總經理助理張昌。

在保險行業流傳著“左眼看平安,右眼看友邦”的說法,友邦與平安常被並稱為行業標杆。借助這兩家機構人才,或將幫助華泰保險提高競爭力。一直以來,華泰保險都是業內“小而美”的典範,然而,隨著近年的發展,壽險經營短板漸顯……

1

平安胡瑋加盟華泰保險

科技條線罕見出任總經理

深耕平安科技條線十一載,胡瑋“空降”華泰保險補位總經理。

現年56歲的胡瑋,是一位保險科技領域的專家,曾被譽為“數字魔法師”。1991年畢業於南京大學計算機專業。5年後,在美國坦普爾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。

胡瑋職業生涯始於美國國際集團(AIG),負責亞洲地區的IT創新及數字化轉型,他是國內較早參與保險IT發展的高層次技術人才。2013年,胡瑋加入集團,先後擔任平安科技首席係統運營官、平安雲事業部總裁。在平安科技條線任職期間,胡瑋主導集團大數據平台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、平安雲等創新項目的建設和運營。

2018起,出任平安國際智慧城市聯席總經理兼CTO,負責平安集團智慧城市業務創新,拓展及技術路線。截至2021年,成立3年的平安國際智慧城市,以500億估值晉升胡潤全球獨角獸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胡瑋長期深耕於科技條線,鮮有保險資產端、負債端的管理經驗。而華泰保險臨時負責人叢雪鬆,已在保險業深耕35年之久,前任總經理李存強在壽險行業亦有10年經驗。相較之下,胡瑋的保險經驗稍顯不足。

據了解,2024年下半年,華泰保險推出“1+2+3”新戰略框架,即菁英營銷員3.0、康養3.0、數字化3.0的全麵升級。其中,數字化戰略在華泰新戰略中較為薄弱,選擇一位資條線的總經理,或為華泰保險帶來新動能。

此外,華泰保險高管中,另有兩人具有平安或友邦經曆。副總經理叢雪鬆曾任平安保險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;副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官、財務負責人周智聖曾任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精算師。

進一步看,華泰保險的壽險子公司也有多位高管出自平安和友邦…

2

壽險高層頻現友邦、平安基因人才身影

近年來,華泰人壽從頭部保險機構引入強將不在少數,尤其友邦、平安出身人才居多。

截至目前,華泰人壽高級管理層共計12人,其中5人具有平安或友邦背景。分別是資深副總經理鄭少瑋;副總經理、首席多元營銷官李平坤;副總經理、首席營銷官王文旭;臨時總精算師牛增亮;總經理助理張昌。值得注意的是鄭少瑋、李平坤、王文旭、牛增亮都是2024年起任現職。張昌稍早一些,2021年9月起任現職。

鄭少瑋於1991 年至1993 年,在友邦保險馬來西亞分公司任營業發展專員;2011年至2023年在友邦保險先後任廣東分公司總經理、北京分公司總經理、江蘇分公司總經理、友邦保險副總經理兼江蘇分公司總經理。

李平坤於1994 年至2006年,在平安人壽大連分公司營業部先後任業務員、主任、高級主任、資深主任、營業部經理、資深營業部經理;2006年至2008年在友邦保險北京分公司先後任業務發展部經理、資深經理。

王文旭於2000 年8月進入保險行業,任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儲備業務主管;2002年4 月調入友邦保險北京分公司;2022年9月至2024年4月任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營銷員渠道部重要項目管理總監。

牛增亮於1994 年至2000年,在平安人壽保險任產品精算部總經理助理。

張昌於2004 年至2006年,在中國平安集團開發二部任研發工程師。

在保險行業流傳著“左眼看平安,右眼看友邦”的說法,友邦與平安常被並稱為行業標杆。華泰保險及子公司吸納這兩家的人才,或是希望借助他們的力量,來提升自身競爭力。而當前,華泰保險的“競爭力”還不夠強,其中,華泰人壽的淨利潤虧損擴大…

3

壽險虧損7.5億

“小而美”存續艱難

回首華泰保險30載歲月,股權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由成立初期的中資控股,再到外資巨頭“安達係”加盟,轉變為中外合資企業,再到“蟄伏”近20年的安達轉變為實控人,華泰保險也成為國內首家中資轉外資的保險公司。

然而,隨著股權“中轉外”後,該司盈利水平下滑嚴重。2023年總資產雖超170億元,但整年盈利甚至未超2億元,達2011年至今最低值。

華泰保險官網年報數據顯示,從2019年到2023年,營業收入分別為:157.3億、161.9億、166.4億、170.2億、171.6億,實現淨利潤分別為:14.04億、14.71億、13億、9.08億、1.91億。從數據看出,華泰保險5年來營業收入有小幅上升,但是淨利潤在2022年有小幅下滑,而2023年卻大幅下滑。

華泰保險的財險領域一直是經營的“主心骨”,華泰財險去年該公司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00.4億元,淨利潤4.03億元。

對比來看,或是壽險領域成為了業績的拖累。2023年,華泰人壽營業收入總額84.32億元,實現保險業務收入73.12億元,虧損8.89億元。實際上,華泰人壽2022年已經打破了自2014年以來的連續盈利期,虧損2.25億元。時間往前推移,華泰人壽2019年淨利潤達到5.06億元,2020年及2021年逐年下滑,分別為4.12億元、2.82億元。

步入2024年三季度,在壽險行業普遍回溫的背景下,華泰人壽仍在虧損。

據華泰人壽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,2024年前三季度,公司實現保險業務收入79.18億元,同比增長31.75%,保費收入表現較為穩健。然而,在淨利潤方麵,前三季度該司累計虧損超過7.54億元,較去年同期下滑了271.4%。在目前披露的75家壽險公司的淨利潤虧損榜單中排名第7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華泰人壽2024年三個季度均為虧損狀態,每個季度分別虧損2.86億元、2.03億元和2.65億元。

究其原因,華泰人壽的退保金額高企成為一大痛點。華泰人壽近幾年的退保金也持續走高,2019年至2022年,華泰人壽的退保金分別為3.10億元、3.46億元、4.99億元、5.08億元。而2023年,僅僅華泰人壽財富金賬戶年金保險(萬能險)的退保金額就達到了7.47億元。

2024年前三季度,在華泰人壽退保金額前三位中,就有兩款是萬能型保險產品。

同時,華泰人壽的萬能賬戶業務淨現金流也從二季度末的1926萬元暴跌至三季度末的-7152萬元。

壽險的虧損泥潭,仍是華泰保險麵對的一大難題。隨著平安係、友邦係高管的逐步掌舵,能否為華泰保險帶來新的轉機,重振“小而美”的風采?

最近更新

点击排行

推荐文章

友情链接